台南傳奇原點 民權路

文章開始前要先謝謝連晟旅遊的偉正,除了講了不少民權路的故事給我們聽,還曾陪著我們慢慢的端詳民權路......

台灣第一街

認識台南,不能不從民權路開始。這條曾是台灣第一街的老街道雖已經不如以往風光,但歲月在這兒遺留下的風采依舊動人,古蹟、老房子、風流韻事和美味小吃,讓它滿溢獨特的傳奇色彩。

這條街道的歷史要追溯到西元1624年~1662年荷蘭統治時期。當時荷蘭人佔領台南,為了掌控台灣政經,先在台江西邊的沙洲上建立熱蘭遮城(就是今天的安平古堡)作為統治中心,同時在台江東岸開闢了普羅民遮街,也就是今天的民權路,招攬中國和日本商人來這裡居住。這是第一條荷蘭政府有計畫興建的歐式街道,很快地就變成台南市街的重心,街道兩側醫院、住宅、商家、倉庫雲集,加上當時全台灣的發展都聚焦在台南,所以有「台灣第一街」的稱號。

明鄭時期,普羅民遮街改名赤崁街,發展成最繁榮的漢人聚落;清朝時期,街名再改成大街,康熙年間因為街道太寬,甚至在中央蓋起一列深九公尺雙面臨街的店舖,同時從大井頭向東發展,交會形成十字大街。

到了日據時代,十字大街這一帶稱做「本町」,1907年為了方便馬隊通行,日本政府把康熙時期興建的中央店舖拆掉,恢復了街道原貌。到了民國時期,十字大街再度更名,成了民權路。


不是太寬的民權路承載了許多歷史與傳奇,漫步在這裡,遙想當年,會有時空錯置的感覺。

 

現在的民權路一共有四段,但歷史以及老一輩人口中的「民權路」,指的其實是西門路到永福路之間的民權路二段!當真的來到這裡,一時實在感受不出它曾經有的輝煌。甚至,你會覺得街道有點窄,不只沒有車水馬龍,安安靜靜的氛圍也嗅不出什麼了不得的氣息。但若花點時間,仔細觀察倒兩旁靜靜佇立的老房子,端詳這些乍看只是老舊的立面、門窗、陽台和建築細節,你會發現,那是種現在已不復存在的過往派頭,在數十年前,如果不是有深厚家底,是蓋不出這樣的奢華和品味。

這段短短不到三百公尺的精華地段,除了是全台老房子密度最高,同時也可能是台灣史上最傳奇色彩最濃厚的一條路,這份傳奇本質來自源遠流長的開發史……

 

走過風華大井頭

所有台南旅遊書一定會提及「大井頭」這座與赤崁樓、祠典武廟、大天后宮等國定古蹟齊名的水井。但當你循著旅遊書上的介紹來到民權路與永福路交叉口的大井頭所在地時,可能會跟我一樣大感驚訝,因為歷史裡所記載的豐功偉業,如今看來竟與一般鐵溝蓋沒兩樣,如果不是一旁佇立了石碑告訴你這就是大井頭,錯過它絕對是件很正常的事。


曾經叱吒風雲的大井頭,如今看起來就像一般水溝蓋一般靜靜地躺在地上,如果不是刻意尋找,就算經過了也不會察覺。

 

根據史料記載,大井頭具體的開鑿時間不明,有一說是明朝宣德年間,鄭和與王景弘下西洋時曾經到這裡汲水。另有一說是當初荷蘭人蓋普羅民遮城時因為怕有火災,因此鑿了這座井以備不時之需,總之,這口井的歷史與民權路的發展史是息息相關的。

這裡在過去離海很近,是府城最重要的碼頭,又因位於交通要地,商船林立、貿易繁榮,也成為往來舟楫補給儲水的地方。隨著台江內海日漸淤積,大井頭離海也越來越遠,港埠的功能也逐漸喪失。

儘管如此,大井頭的給水功能對府城人民來說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日據時期,全城有高達1/5的住戶都是仰賴這口井供水,文獻這樣寫著:「大井頭井面直徑約七尺餘,深約二丈,欄高二尺餘……井內外簇滿清苔,泉甘水澄。」,當地還流傳著一句俗語:「飲大井水,沒肥也美。」。

這般榮景,在1915年開通自來水後就沒落了。1916年拓寬民權路時把大井頭填掉了一半,民國1965年再次拓寬民權路時,整個路面上的井欄全被剷平,只在井口上加個鐵欄,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模樣。

連晟旅遊的偉正,以「大井頭是漢人的發源地」來形容這座古蹟的重要性,看著我們的「根」靜靜躺在柏油路上,其實心情有點複雜,或許歷史的起落由不得我們,但到台南時別忘了來看看這口曾走過風華的大井,如果仔細往鐵蓋深處裡看,曾經餵養府城人的井水,還依然流動著!

 

富翁發源地

民權路除了是台灣最早的一條大街,更是孕育出許多富商巨賈的「根」。荷劇時期這裡是最繁華的地區,自然吸引許多有錢人聚集,儘管到了清朝,漸漸失去首府地位,光彩依舊。直到日治時期,城家(城仲模的家族)因為大地主的身分竄起…,而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台南幫的崛起。以經營布行和織布廠起家的侯雨利,早期就是在民權路打下事業基礎,後來侯雨利和弟子吳修齊共創台南紡織、吳修齊又和高清愿一起打造統一集團,又發展出環球水泥、太子建設等事業,富可敵國的榮景在當時有「南侯北王(王永慶)」的稱號。

P.S. 50多年前,民權路以布行聞名,一條街上有上百家布行,台南幫就是從傳統布行起家。但今天盛況已不在,據說布行已剩下不到五家。

儘管這條街可說是台灣最早期的有錢人都住在這裡了,但這些白手起家的大老闆生性務實節儉,所以大部分的房子看起來極其低調。因為家族子嗣眾多,所以不只老家都在這兒,許多後代至今仍住在這些幾十年前就已存在的老宅裡。兩年前有個全台灣最有錢的里的調查,位於民權路的台南天后里就是唯一不在台北市的里,里民每戶年收入高達411萬!


民權路上的老房子密度極高,有些至今看起來仍然很氣派,有些則年久失修略顯破舊,當時的有錢人會在房屋的立面放上家徽或是姓氏,在這裡散步不妨仔細看看有沒有哪些是你認得的台南望族。

 

民權路就像典型的台南人,曾經風光、耀眼,走過歲月之後,或許光芒不在,但曾為龍首的傲氣與深厚底蘊依舊。這種「曖曖內含光」、根札得極深卻不張揚的氣質,或許就是民權路或說是台南最耐人尋味之處!

下次來台南,記得安排來趟民權路散步,不用刻意做什麼,就順著街道慢慢走,看看兩旁曾經光彩,如今也不失氣質的舊房子和老傳奇,也許不經意就遇到了哪個老婦人或者年輕小夥子,而他們或許正好就是誰誰誰的後代,幸運的話,說不定可以從他們口中聽到很多有趣、屬於過往的故事!

 

民權路散步路線

我們建議這樣走民權路:從民權路三段和西門路的水仙宮市場出發,往永福路的方向慢慢前進,首先映入眼簾的會是這裡很有名氣的「韓內兒科診所」,這座超過80年的老診所已經傳承了兩代,古意盎然的老建築被綠意包覆,相當吸引人。走近欣賞建築和室內設計,會發現它真的完整保留了電影裡老診所的樣貌和氣味。

再往前走便會看到連晟旅遊,這裡是了解台南、收集台南最新旅遊資訊的好地方, 如果負責人偉正剛好在這裡,那就更幸運了,因為熱心的他會告訴你更多有關台南好玩的獨家路線。


水仙宮市場在早期是重要的商賈巨集地,也是這一帶的府城人生活的中心,現在則有許多道地小吃聚集。

 


位於民權路2段299號的韓內兒科診所由醫界大老韓石泉在1929年創立,現在由他的兒子韓良誠接掌經營,韓家人80多年來行醫救人的典範一直是當地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接著來到民權路二段與永福路口,已然是地標的全美戲院就算沒時間進去看場電影,也該好好欣賞欣賞高掛的手繪海報,顏振發師傅的手繪電影海報算是藝術級的國寶創作,還有那個傳統的售票口和零食攤 。當然,別忘了全美戲院對街隱沒在柏油路中的大井頭。

過了永福路不久會看到吳園,有台灣四大名園之稱的它現在是許多藝文表演的場地,很清幽的庭園設計適合夏日午後來曬曬太陽吹吹風。再往下走是民權路一段,這裡素有佛具街之稱,現在仍有很多老字號的佛具店、香舖和工藝精湛的繡莊。

比較有趣的是民權路一段有家新建國戲院,是台灣目前少數僅存的限制級戲院,或許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有些不入流,但這種「小戲院」在早期的台灣社會可是很重要的存在,老一輩的稱之「小電影」,有偷偷摸摸的感覺。新建國戲院完整地保留了「小戲院」原有的樣貌,簡單的建築、開了個小洞的售票孔、聳動的片名和火辣煽情的電影海報,是民權路上很有趣的風景。


位於民權路1段51號的新建國戲院,有著大辣辣的紅色招牌,非常醒目,櫥窗上的電影海報總是讓人看得很害羞,這類戲院文化是台灣早期的特色,相當有意思。

 

這附近也有不少好吃的老字號,再發號肉粽、建國蝦仁肉圓、太陽冰城、振發茶行…等,走累了不防歇歇腳,填飽肚子、買份伴手禮!


台南的老字號小吃經常大排長龍,位於建國戲院對面的太陽冰城以紅豆牛奶霜和芋頭冰聞名,炎熱酷暑來上一碗,保證透心涼!

By 黛西
Publishect June 29,2012

我想留言

  • 確定送出
  • vane0331 says:
    我堂哥開的,第三代了,花生霜也很香濃ㄛ
    October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