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港區的歷史


第一次走進台南的五條港區,是為了尋找一家在信義街上老房子改造的餐廳。

走在狹窄老舊的巷弄裡,有隱藏其中的廟宇,有洗石外牆的小庭院、還有一些夾在其中的閩式建築,我們嗅到了一絲絲古老和過往的氛圍,也是第一次聽到「五條港」這個帶著濃濃歷史氣息的字眼。

五條港區的歷史,幾乎等同台南最璀燦輝煌的歷史,那是台南的黃金歲月。 300多年前的清朝初期,安平一帶是外海沙洲,內面有近三公里的台江內海,但台江內海當時已開始淤積,所以商人們就開挖了好幾條渠道,方便物資流通,五條港的神話就這樣開始,那是清朝最興盛的雍、乾、嘉時期。


這些河道因為可以直通府城西門城下,交通很方便,商旅往來十分頻繁,西門城外就這樣快速的繁榮。貿易商聚集在這裡,向外海輸出糖、米等物產,再從大陸輸入各地百貨商品,然後轉而供應整個台灣島人民生活所需。所以五條港區是清朝初期至中葉台灣最大的經濟貿易中心,也是最大的百貨集散地,也讓台南成為在清朝時期台灣的經濟中心。當然,也是最大、最熱鬧的城市。著名的商會組織「三郊」就是因著這裡鼎盛商業而起,而現在隱身在市場裡、和攤販和樂共存的「水仙宮」,就是當時三郊的總部,也是五條港區的中心點,因為五條港中商務最繁盛的南勢港可直達水仙宮(南勢港通過當時的北勢街,也就是現在的「神農街」)。
 

 

後來台江內海淤積越來越嚴重,道光三年(1823年)又來了一場大風雨,把大量海沙沖進這裡,鹿耳門港幾乎成廢港,五條港也漸漸淤積。清朝同治三年(1864),因為英法聯軍打敗清廷,安平正式開港通商,各國洋行紛紛成立,在洋商雄厚的資本和新式運輸設備的競爭下,府城三郊走向沒落的命運,行郊貿易逐漸消失,榮華繁盛的五條港歷史宣告終結。

日據時代,為了帶動市區繁榮,日本人開鑿了一條從今天金華路中國城附近直通安平港的運河,五條港區的殘存河道也在此時大多被埋入地下,留下一些片段殘存的痕跡。

 

五條港區在哪裡?

五條港區,指的大約是台南市民生路二段以北,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金華路三段以東的範圍。

五條港是哪五條?

五條港由北而南分別是新港乾港(流經集福宮)、佛頭港(流經崇福宮和景福祠側邊)、南勢港(神農街)、南河港(和今天的和平街平行)、安海港(和正興街平行),每條都有依附的街道。

By 有方小編
Publishect December 27,2011

我想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