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點進有方「部落格」,看看我們發現的台南驚喜和美好!
- 我們叫做 有方 Your Fun,做什麼事都要有 Fun,而且要有方!
- 加入有方會員,隨時 upadate 台南的美好生活和玩樂點子!
座落在孔廟旁、面對湯德章紀念公園、曾經是台南市政府的「台灣文學館」,是台南人引以為傲的重要建築,現在,這裡是人們散步、看展覽、進行假日親子活動的據點,是好友相約喝咖啡的「老地方」,也是新人拍婚紗取景的必要景致。但把這裡只當做美麗的背景和活動地點,絕對會辜負這個雄偉美麗的建築,它在時光流轉中的歷史和風華才是最值得細細品嚐咀嚼的……
這棟歐風建築建於日治時代1912-1913年間,當時為了「台南州廳」而建,是知名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的經典作品,矗立於台北的監察院、外觀典雅的台中市政府,也都是他設計的。
厚實、穩重的外觀充滿官式建築的莊嚴感,濃濃的異國風味和當時都是矮樓房的其他建築是強烈對比,隱含著當時日本人在殖民地宣揚威權統治的意義。
入口兩側有鳳凰木老樹迎風搖曳,正面入口上方是帶著十九世紀濃厚歐洲情調的法國馬薩式(Mansard style)屋頂,立面是十分有味道的磚造、石材與洗石子表現,和兩側有著洋葱式圓頂(Ominon Dome)的衛塔形成一種古典而平衡的美。
二次大戰後這裡成為空軍司令部,1969年後的28年,又成為台南市政府辦公處所,老一輩台南人甚至稱它為「衙門」。站在正門口,遙想戒備森嚴的「台南州廳」時期,黑頭車搭載著大官出出入入,即使戰後,也因扮演「空軍供應司令部」角色充滿備戰氣氛,成為台南市政府辦公處所後濃濃官味依舊延續。所以在那之前,這棟建築是充滿嚴肅威權的,直到2003年才大轉彎成為人人可親近的台灣文學館。
就這樣從新建到幾乎毀於戰火,因著政治、軍事、文學的不同用途整建,這棟建築在雄偉美麗之外,充滿豐富的過往和歷史蘊含。
門廊四端各以三根成組的托次坎柱式支撐,仔細看有圓柱、方柱及方壁柱三種,前排兩組是圓柱與方柱,後排兩族則是圓柱與方壁柱,很有意思。門廊上的觀禮台,兩側各立一對愛奧尼克柱式,強有力的支撐楣梁。山牆面上原本有一個勳章飾,已經不在。
馬薩頂是法國人馬薩(Francois Mansard, 1598-1666)發明的屋頂,盛行於19世紀中的法國。屋頂有折面,室內屋架為五角形,上坡緩下坡陡,鋪石板瓦或銅片瓦,屋頂上開有通氣窗。屋頂的老虎窗與牛眼窗主要是為了克服斜屋頂光線的不足,同時有通風和裝飾的功能。
除了過往的歷史和建築原來的美與獨特,文學館還有個值得探訪的原因,因為這是棟經過深刻思考而整建的老建築。館長李瑞騰這說的這段話讓人很難忘:「舊建築要有新生命,首要條件是那建築夠舊夠好,因為夠舊,就可能會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可以探尋;因為蓋的夠好,才有『新』的條件…」
1992年文建會選定這裡籌設「國立台灣文學館」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當時相當慎重地提出「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的觀念,1997年開始整建,經過長達6年的整建工程。在尊重古蹟的原則下,新建築的高度比州廳低,新建物躲在州廳之後且大多在地下層,使得原本州廳的立面完整保留。據說2009年開館時,許多老台南人望著這棟對他們而言充滿意義的建築,感動得掉下眼淚。
現在的文學館其實是由兩棟不同建築體構成的,整建後,文學館使用前面原州廳部份作為各種展覽用,是人人可進入的開放空間;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使用新增建的部分不對外開放,原有中庭則轉換為多功能大廳。
從這棟以「尊重」為前提而重生的老建物的大門進入,穿過舊廊道,心裡會自然而然升起驚嘆和感動。新卻溫潤的大理石映照著舊而溫暖的紅色磚牆,挑高大廳與舊建築之間的百葉天窗,形成了一個迷人的天井,光線就這樣自在柔和的流瀉,過去和現在以一種極和諧而優雅的形式結合。如果不特別提起,不會發覺原本的老建築的外牆在這裡變成了新建築空間的內牆,你可能會忍不住想用指尖觸摸,因為深深被空間裡流動的歷史和記憶引發許多美好的想像和感動。
內外棟建築之間的空地形成挑高明亮的大廳,不僅是很棒的活動表演場地,角落的閱讀區也永遠搶手。四周舊建築的牆面與窗戶拱圈形成很美搭配,一樓的磚造連續拱廊,拱上以仿石材的拱心石裝飾,二樓開設並列的瘦高長窗,仔細看看兩層間的水平帶狀線腳,非常優雅細緻。
整建的思考讓人讚賞外,台灣文學館辦展的想法和手法也是讓這裡如此精采和值得拜訪的原因。在老舊的迴廊漫步,享受午後拱窗斜射進來幽微光線,細看或瀏覽被細心保留和整理的台灣典藏文學和相關史料,即使你不懂也很難理解這些資料的蘊含,但在用心設計的主題和讓人耳目一新的布展陳列中,你總會得到些對本土文學的了解和認識,心裡會覺得厚實而滿足。
你可以戴上耳機聽聽台語歌謠、原住民各族的母語,或者坐在模擬大師書房的書桌前試著感受些挑燈夜戰的孤獨感,也可以細細欣賞台灣文學創作者的手稿。
文學館還有個很多人喜歡的地方,「兒童文學書房」。明亮開心的空間裡常會看到年輕的媽媽低聲讀著繪本給身邊的小朋友聽,大一點的孩子會靜靜地窩在角落或紅色大沙發上帶著滿足的微笑翻著書。即使是大人也總忍不住在這流連,是文學館中最有幸福感的角落。
「兒童文學書房」是會讓所有繪本愛好者瘋狂的地方
累了、渴了,循著咖啡香可以找到咖啡館 “CHEFFRESH”,即使裝潢和提供的餐飲是新鮮的西洋風輕食和飲料,但這個已經成了很多台南人和朋友相約喝咖啡或一個人靜靜待著的角落,和文學館的老氣質挺搭。這裡總是充滿茶香與咖啡香,讓人想在這裡看看書、寫寫筆記,是個很適合安靜窩很久的地方。
葉石濤曾這麼形容台南:「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不知怎麼,每次在文學館裡走著、看著、感受著時,總會特別能體會這句話的情調。或許因為是在台南,或許因為台南人,這棟充滿歷史能量的建築,才因此能遇著一個懂它尊重它又好好對待它的改造,而且被放進了對的內容和該有氣息。